“童智课堂”课堂邂逅古诗:于诗韵中探寻智慧与情怀
—— 勺湖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五年级“童智”课堂研讨
来源:淮安市勺湖小学 作者:王玮 时间:2025-10-14 13:32:28
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道路上,淮安市勺湖小学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智”课堂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刘婧老师执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示儿 题临安邸》,为全体语文教师呈现了一堂充满文化韵味与教学智慧的示范课。 单元导读:搭建文化桥梁 课堂伊始,刘婧老师以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引入,深情介绍了诗句的创作背景,瞬间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文化氛围。随后,刘老师巧妙地将单元目标融入其中,强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的重要性,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有目标、有方法地汲取知识。 《示儿》学习:探寻诗人遗愿 在学习《示儿》这首古诗时,刘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题,详细介绍了作者陆游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诗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交流、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刘老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古诗的内容,更深刻体会到了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深切期望和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解读:感受时代悲歌 学习《题临安邸》时,刘老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分组结合插图理解诗意。精美的插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社会的窗户,学生们通过观察画面,发挥想象,对诗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交流分享环节,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刘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林升对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批判和愤慨。 此次“童智”课堂研讨活动,刘婧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后,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围绕这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刘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让“童智”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王世红
- 上一篇: 医保惠民的“传声筒”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