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镇村街道

孝行淮安与恩来社区举行“致敬老兵 固我长城”慰问天路淮军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8-02 07:05:46

 

  【本网讯】 生命禁区筑天路,淮上英雄令人赞。7月31日,淮安市淮安区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与淮城街道恩来社区举办“致敬老兵 固我长城”座谈会,慰问建设新疆天山独库公路的淮安籍10位老兵,学习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精神,更好地开展爱老敬老孝老与“孝行润老心·沐浴青少年”活动,为建好周总理家乡作出更大贡献。淮安区委社工部、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安区文明办、淮安区民政局、淮安区慈善总会、淮安区老龄协会、淮安区作家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少先队员代表与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会员参加。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邱以钧主持活动。

  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会长周石平在致辞中表示,在八一来临之际,在恩来社区举办活动就是对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总理最好纪念与缅怀,也是学习周总理崇高品质,誓言建好周总理家乡的决心。他热情赞颂了“天路淮军”在恶劣环境下,以生命的代价建成独库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是家乡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们在独库公路建设中展现出的战天斗地的精神,是孝行淮安志愿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的强大力量。也是他们开展“孝行润老心·沐光青少年”活动的实际行动,让小朋友们接受一次革命英雄主义与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天路淮军”代表叶玉昶、胡永胜讲述当年859名淮安热血男儿,随部队参加建设乔尔玛独库公路的亲身经历。

  叶玉昶说,这条公路从1974年动工至1983年验收合格,前后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市区成千上万建设大军,淮安兵最多。建筑这条长562公里的路,牺牲了168名战友,其中4位淮安籍。在拉拉提施工,他们团三个月没有吃上一点油,蔬菜供应很紧张,盐水煮黄豆是最好的奢侈生活。雪崩、塌方随时发生,随时都有战友在面前牺牲。一个连长家属来部队探亲,还没见上面,连长、指导员等许多指战员因雪崩就牺牲了。在筑路过程中这些故事很常见。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六月雪花飘,八月春来早。”时任连队指导员的胡永胜这样形容天山气候。平均海拔超过2800米,雪线之上的终年积雪区域比比皆是,在海拔3400米处修建玉希莫勒盖隧道时,空气含氧量仅是平地上的50%,走一步,就要喘三喘;自然灾害频发,雪崩、风暴、塌方、泥石流是随时可能降临的死神。而在这样的恶劣气候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兵们需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打通3个隧道,修建65座桥梁、1303个涵洞、258米防雪走廊、两个老虎口和6公里飞线。他带连队施工时,经常发生战士在他眼前牺牲。有次他带领一个排长、几名战士在隧道里施工,突然塌方,排长一把推开一名战士。战士获救了,排长牺牲了。

  长篇报告文学《天路淮军》作者,淮安区作家协会主席于兆文讲述创作过程与感受时说,每次想到这批英雄的群体真的感到很温暖。每次采访,都被英雄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走进他们心中,感受到他们天山筑路无怨无悔。这部作品是在泪水中写成的。这几年,他处处弘扬“天路淮军”精神,开发“天路淮军”品牌,深入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宣讲100多场“天路淮军”故事,广受欢迎。他还希望把“天路淮军”故事早日搬上银幕,并建成“天路淮军”记忆馆。

  淮安区委社工部副部长费炳浩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对军人尊崇永远是社会的优先,在任何时候都要向广大老兵致敬。二是拥军优属永远是社会的一件大事情,要放到行动上。三是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为社会工作做出了典范,下步将动员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拥军工作。


淮安区文明办主任邱光军讲话。


淮安区拥军协会会长李晓红讲话。

  “天路淮军”英雄事迹震撼全场,催人泪下,许多志愿者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泪水。少先队员们向“天路淮军”爷爷们献花,赠送孝行淮安志愿者协会的慰问品。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恩来社区周恩来主题展,接受一次深刻的周恩来崇高品质教育。 (文/图  王世红 陈伯新 方向东)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