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健康

芯片助村,科技富农 ——“芯星向荣”志愿服务团赴小杨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7-14 08:35:45

  【本网讯】 科技为犁,深耕乡土千重绿;创新作种,广结民生万户春。科技下乡,为推动科技创新,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志愿精神,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芯’筑梦,科技惠民”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江苏省泰州市持续推进。“芯星向荣”志愿服务团于暑期来到泰州市小杨社区,让社会微服务惠及当地居民。

  志愿团首先抵达小杨社区。这片以规模农业为根基、优美生态为底色、蓬勃乡村旅游为亮点的社区,正铆足干劲打造“里下活力乡村,乐居水墨田园”的特色品牌。志愿团成员们迅速投入到环境维护志愿服务中:有的拿着扫帚、夹子穿梭在社区主干道和休闲广场,细致清扫散落的落叶、烟头等杂物,让公共区域焕发光洁;有的则重点清理沟渠边、绿化带里的隐藏垃圾,确保角落无卫生死角。一系列行动不仅让社区环境更显整洁雅致,也为这份“水墨田园”的惬意风光增添了几分暖心的人文温度。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了小杨人家的菌菇实践基地,现场演示了自主研发的“智慧农田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STM32单片机,结合RS485通信技术和多种环境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风速、土壤温湿度等关键数据,帮助农户科学管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邓信哲带领志愿者们不断优化系统功能,从代码调试到硬件部署,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监测、云端数据存储、手机远程查看等功能,并探索自动化灌溉技术,推动智慧农业落地。

  紧接着,志愿者团队前往农田实施杂草清除与环境治理工作。目前,田间杂草生长态势旺盛,部分杂草的高度已超过作物幼苗,这不仅影响了作物对光照的吸收,还导致作物在养分获取上受到争夺,对其正常生长产生了不利作用。志愿者们依照农田人工除草的相关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在拔除杂草时,精准避开作物的根系部位,确保将杂草从根部彻底清除,以此减少杂草再次生长的可能性。经过整治,农田里的杂草数量大幅减少,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养分等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周围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

  最后,志愿者们和当地居民一起分离菌群。在实操过程中,居民凭借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分离环节进行技术指导,特别强调了分离获得的目标菌群需及时转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与培养环境中,以保障菌株活性与纯度。志愿者团队认真遵循操作规范,在遇到菌株形态识别、培养条件控制等问题时,即时与居民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双向协作确保菌群分离工作科学高效推进,为后续菌种纯化与扩繁奠定了基础。

  此次小杨社区执行,不仅是一次科技与乡土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育人课,当代码与泥土相遇,当实验室的创新火花照进田间地头,知识便有了扎根大地的力量。未来,“芯星向荣” 志愿服务团将带着这份在乡土中汲取的养分继续前行,让智慧农田的蓝图在更多乡村铺展,让科技惠民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 “芯” 动能,为民族复兴的征程播撒希望的星火。(赵芳晨 顾宇坤  )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